根据永川区教育事业发展“十一.五”规划,学校科学制定出“十一.五”期间的办学目标、办学特色、基本思路及主要任务等。
办学思路:坚持一个原则(科学发展观原则),突出两个重点(一是实施“三名工程”,加强名生、名师、名校建设,二是实施“五大方略”,加快推进形象、质量、青蓝、大厦、安心工程建设)。
通过上述努力,在“十二.五”期间把学校办成校园环境优美、教育思想先进、办学特色鲜明、教育质量的省级重点中学。
教学硬件:学校在2011年完成了400米标准塑胶跑道建设;全校六个年级每班配有教学投影仪,现代化标准教师教学用电脑,(高二年级、高三年级每班还配备有电子白板,属全区中学教室教学硬件);完成数个现代化图书室建设;完成四个全重庆市信息技术教室建设;生物化学物理等标准实验室改装完毕;从硬件上全面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,为2011年成功创建重庆市重点中学做出了有力保障。
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新兴的重庆文理学院附中在传承传统文化,建设附中文化校园上做出了可喜的尝试,具有了独具一格的办学特色:
“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”。从永川师范时期的“学高为师,身正为范”的师德教育,到新附中的“万事德为先”的公德教育;从老师范“培养每一位合格师资”、“大力推进素质教育”的和谐教育,到新附中“不放弃任何一名差生、让平实的学生都得到理想的发展”的公平教育和“让每一位大学上线生均不落榜”的成功教育;从过去的文学社团、艺术体育的特长教育到今天诗词进校园、文学进校园的特色教育,无一不展示重庆文理学院附中建设文化校园的敏锐视角和强校思路。在建造环境文化(优美与舒心)、打造管理文化(效率与和谐)、营造德育文化(理解与沟通)、构造教学文化(民主与包容)、创造特色文化(文学与树人)等方面,新附中作出了可贵的探索和有效的尝试。学校学校转制四年来,培养出3名重庆市级骨干教师(其中1名教师参加了师资培训)、25名永川区级骨干教师、29名永川区教师和教育工作者;有1名学生考入空军航空学院,1名学生考入北京体育学院,1名学生考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,每一位进入重庆文理学院附中的学子都得到了理想的发展,"文化支撑名校、名校彰显文化"已成为每一位附中人的共同心愿和行动纲领。
“鹏之徙于南冥也,水击三千里,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,去以六月息者也。”重庆文理学院附中正踏着时代的节拍,传承辉煌,昂首阔步!
重庆文理学院附中位于,重庆文理学院附中提倡“对学生负责、对家长负责和对社会负责”的办学理念,树立“勤奋、求实、文明、创新”的校风。